021-51619676
无菌欧冠中文官网工检测方法检
时间:2020-04-18 浏览:40系 统 数据共享制度、存储介质使用制度、网络系统入网制度、安全稽核制度、安全检查制度等。 4.3.3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我国 1994年 2月 18日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 和国 计算 机信息 系统 安全 保护 条例》第 28 条中指出:计算机病毒,是指编制 或者 在计 算机 程序中插 入的 破坏计 算 机功能 或者毁坏 数 据,影响计算机使用,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。 1.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性 程序性、传染性、寄生性、隐蔽性、潜伏性、触发性、破坏性、变种性(衍生性)等。 2.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表现在:破坏 计算机 数据 信息,抢占 系统 资源,影 响计算 机运 行 速度,计算机病毒错误与不可预见的危害,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 响,计算 机 病毒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等。 3.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计算机病毒预防包括管理上的预防和技术上的预防两种。管理预防包括: (1)对新购置的计算机系统用检测病毒App检查已知病毒,用人无菌欧冠中文官网工检测方法检 查位 置 病毒,并经过实验,证实没有病毒传染和破坏迹象再实际使用; (2)新购置的计算机App也要进行病毒检测; (3)在保证硬盘无病毒的情况下,能用硬盘引导启动的,尽量不要用软盘去启动; (4)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磁盘文件备份工作,重要的数据应随时进行备份; 4.3 计算机网络犯罪与安全 ·89· (5)常备一张真正“干净”的引导盘; (6)软盘中要尽可能将数据和程序分别存放,装程序的软盘要写保护; (7)用 bootsafe等实用程序或用 debug编程提取分区表等,做好分区表、dos引导扇区 等 的备份工作,在进行系统维护和修复工作时可作为参考; (8)对于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的环境,应建立登记上机制,做到使问 题尽早 发现,工 作 用计算机和家用计算机要设置权限和专人使用的保 护机制,禁止来历不明的人和软 件进 入 系统; (9)选择使用公认质量最好、升级服务最及时、对新病毒响应和跟 踪最迅速有效的反 病 毒产品,定期维护和检测计算机系统和软盘等; (10)建立严密的病毒监视体系,及早发现病毒,及时消除。
另外,技术预防包括: (1)将大量的消毒 /杀毒App汇集一体,检查是否存在已知病毒; (2)检测一些病毒经常要改变的系统信息,如引导区、中断向量 表、可 用内存空间等,以 确定是否存在病毒行为; (3)检测写盘操作,对引导 BR或引导区 MBR的写操作报警; (4)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形成一个密码检验码和实现对 程序完整性的验 证,在程 序 实行前或定期对程序进行密码校验,如有不匹配现象马上报警; (5)智能判断型,设计病毒行为过程判定常识库,应用人工智能技术,有 效区分 正常 程 序与病毒行为; (6)智能监察型,设计病毒特征库、病毒 行为库、受保护 程序 存取行为知 识库等 多个 知 识库及相应的可变推理机; (7)安装预防App、病毒防火墙等。 4.3.4 黑客及防范 黑客是“Hacker”的英文译音,我国台湾地区译为“骇客”,它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计算机实验室中。早期的黑客是指那些精力旺盛、智力超群,具 有高超 编程能力的计算机 程 序员。目前,按照公安部 1997年 4月 21日发布的 《计算 机信 息系统 安 全专用 产品分类 原 则》中术语的定义,黑客是指对计算机 信息系统进 行非 授权访问的 人员。 也有人 认为,黑 客 就是指那些利用通信App、通过网络非法进入公共和他人的计算机 系统,截获或篡改计算 机 中的信息,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入侵者,其入侵行为称为黑客行为。 对于个人用户,要保护好自己并 有效 地防范 黑客,上 网时应 注意 以下 几点:关闭 共享 资 源,尽量采用复杂的安全口令,经常更改口令,正确进行系统配置,不要 在陌生网页上进行 注 册,安装个人防火墙等。 网络化毕竟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,不能因为 Internet容易出现安全 问题,就不 去用 这 ·90· 第4章 信息意识与伦理道德 个给人类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新工具,就像不能因噎废食一样,只能竭尽所能,采取一 切可 能 的措施和手段,将网络安全受到的危害降到最低,并做好预防工作,“防患于未然”,一旦遭 到 攻击,千万不要惊惶失措,赶紧采取补救措施是当务之急。 4.4 个人 信息 与网 络侵 权 小梅用家里的电脑上 网时,发 现有许多 自我 先容的 网页,她就想 自 己做一 个家庭的 主 页。她在主页上留下了家里爸爸、妈妈、姐姐和自己的照片、家里电 话和姐 姐的手机号码,然 后将主页发布。几天后,姐姐老是抱怨总 是收到莫名其妙的电话,后来,小梅 在网上 搜索 姐 姐的名字,却发现在一个情人介 绍网 页载有姐姐 的照片和其 他资 料。后来,她向 家人 述说, 知道为什么姐姐会接到奇怪的电话的原因,原来姐姐的电话被登在 奇怪的 网页上,于是他 们 请求制编辑删除,但是对方却不同意,姐姐没有办法,只好换了电话号码。 有一天,小芳收到一封电子邮件:嗨,生日快乐,要不要来块可 口的蛋糕和一瓶 xx红酒, 庆祝您生日,今天只要 xx元。
收到这 封电 子邮 件,小芳开始还 不在 意,后 来很愕然,不禁 想 到为什么有不认识的人知道我的电子邮件账号、知道我的生日,竟然也 知道自己喜欢吃的 蛋 糕等呢?而且,后来经常有这类推销信,天天占满自己的电子邮箱,她觉得 非常厌烦,而且 觉 得很恐怖。 这两个故事说明,网络是非常好 的社 会交往 工具,同 时也是 一个 非常 危险的 地方,一 旦 自己的隐私和秘密被别人知道,就会 带来无限的 烦恼,甚至是灾 难。因此,一 定要保 管好 自 己或家人和朋友的个人资料和信息,为了不让别有用心的人恶用这 些信息 和资料,不管是 自 己还是身边的人,绝不能随便把自己知道的个人资料发送到网上。 4.4.1 网上侵犯个人信息与隐私权 1.个人资料 个人资料是个人持有的如姓名、住址等资料,是各种企业、团体、商 店用于顾客管理和 特 种服务的目的,而且,保护顾客的个人资料不向外泄漏,是拥有顾 客个人资料的业者 所应 尽 的义务。 通常,个人资料包括姓名、住址、籍贯、国籍、电 话 号码、家庭成员、年龄、出生 年月 日、血 型、爱好、性别、学校名、年级、班别、工作地点、职业、职称、年收入、财 产、手 机号码、电子邮 件 地址等。 2.个人资料被滥用的方面 个人资料会由于管理不善、马虎或被贩卖等原因被他人利用。 也就是 因为这些原因,人 们才会收到不知名企业的信件或电子邮件、广告等。严重的情况下,有 时还会签下自己完 全 不知情的合约。 4.4 个人信息与网络侵权 ·91·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,有些人专 门以 儿童或 学生 为目标,利 用有 些人 喜欢刺 激、喜欢 与 人交往的心理,搜集个人资料加以诱惑和欺骗,使得有些防范意识不强的人上当 受骗,甚 至 还有可能使其卷入到犯罪案件中。所以,为了从这些危险中保护自己、保 护朋友,一 定要 重 视个人资料,绝不可轻易地把这些资料告诉别人。 3.网络上个人信息产生的途径 在网络上,大致可通过如下途径产生个人信息。 (1)自己公诸于众的信息,如在电子布告栏发表意见、写电子邮件 给几个朋友或是建 立 自己的网站等。 (2)自己的行为,观看一个网站、搜寻数据、用信用卡买一本书、为 了奖品在某网站留 下 自己的姓名等个人资料等。 (3)Cookies技术,除了自己将个人的信息表露 给别人外,网络 上利用 Cookies技 术可 搜 集到许多个人的点点滴滴。所谓 Cookies就是当人们进入一个网站时,有些网站会在计算 机 里留下 Cookies,当人们再进入这个网站时,因为 Cookies记 录了上 次的行为,这 次再光 临时, 网站上所呈现的信息大概就是想要找的。很少有人注意到自 己的 计算机 上有 Cookies,即 使 看到,也不清楚为什么。这些 Cookies的信息可以从一个网站传到另一个网站,所以有时候, 即使是第一次到某网站,那个网站也可依据计 算机上的 Cookies,知道 使用 者以 前去过 哪儿、 做过什么事。Cookies并不是件坏事,例如,有时可以免除再度键入密 码等 数据,或是 一些 新 闻网站,可以依喜好提供人们要找的资讯。但是这里所讨论的是 Cookies的运用应该由使 用 者控制,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秘密地运作。
4.网上侵害隐私权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偷看他人电 子邮 件及有关数 据是侵害他 人隐私 权吗?本小 节将 要 回答这一问题。 (1)隐私权的概念与特征。目前,没有一个为公众所普遍认同 的隐私 权定义,一般认 为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就其个人私事、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 或不 愿 为他人知晓,禁止他人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。隐私权的特征表 现为:隐私权的主体只 能 是自然人;隐私权的课题包括私人信息、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;私人 信息是 个人所有的情况、 资料,诸如身高、体重、姓名、住所、家 庭电 话号码 等;隐私 权的内 容具 有真 实性和 隐蔽 性;隐 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。 (2)网上侵害隐私权的行为表现。随着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,网络 时代的 来临 不 仅给人类带来了繁荣,也对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念带来 了极大的冲击,使 得隐私权的保护日益面临挑战。另外,网络信息化社会已日渐形成,人 们对科技所发明的 工 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,个人隐私已逐渐暴露于公众当中,隐私被窥探的可能性随 之增 大,忽 视个人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,可谓防不胜防。主要表现如下: ① 非法获取、利 用他 人资 料,其表 现为:网络 安全 存在 隐患 导 致个 人 资 料泄 漏;采 用 ·92· 第4章 信息意识与伦理道德 Cookies获取个人资料 (Cookies应用包括网上购物、网上登录、个 人化网站、网站 追踪、目 标 行销等)。 ② 网络侵害隐私权的其他形式,表现为擅自在 网上宣扬、公布 他人隐 私,对个人 通信 内 容的侵害,向他人寄垃圾邮件,网络监听等。 但是,在下列情况下,公开他 人的 隐私阻 却违 法性 (注:阻 却违法 是 侵权法 上的专业 术 语,即加害人的加害行为虽然侵害了受害人的民事权益,但是由 于该行 为具有某种合法的 理 由或者事由,而使其不具有真正的违法性),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害,包括: ① 被害人同意;